肺癌微血管定量分析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项锋钢
沈毅
朱红
牛兆山
牟志春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青岛市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院胸外科!青岛市
[3] 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青岛市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血管; 定量; 预后; 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技术以F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199例原发性肺癌组织内微血管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淋巴结有转移组的肺癌微血管密度为53.6±24.2个/200×,无转移组的为35.7±19.8个/200×;淋巴结有转移组的微血管腔面积为5181.2±2522.4,无转移组为3491.1±2083.7,两者在两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P<0.02)。微血管密度在5年以上生存组为32.7±20.8个/200×,半年内死亡组为49.1±30.5个/200×,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血管腔面积在三组不同生存期的患者间差异亦具显著性(P<0.01),腔面积不同,术后生存时间不同,提示微血管定量分析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及其意义 [J].
杨竹林 ;
李永国 ;
黄生福 ;
庄赞根 ;
钟德玝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01) :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