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结构与特征

被引:33
作者
赵映慧 [1 ]
初楠臣 [1 ,2 ]
郭晶鹏 [1 ]
姜博 [1 ]
朱亮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社会网络分析; 运营频次; 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10.009
中图分类号
F532.3 [铁路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构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际O-D高铁运营频次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三大城市群高铁网络结构与特征,结果表明:高铁整体关联性京津冀紧密,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松散;然而长三角内部高铁城市联系与高铁网络不均衡性最强;长三角东部比其西部高铁联系密切,珠三角北部强于群内其他区域,京津冀高铁流动频繁区集中在京津;省域内部高铁紧密性: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安徽;城际视角,深圳—广州、上海—南京、上海—苏州、南京—苏州、上海—无锡属于点对点间高密度联系。三大城市群高铁网络均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效应特征,京津冀与长三角的"小世界"效应更明显,其中合肥—苏州—镇江—南京—无锡—六安为长三角重要辐射集群,广州—惠州、深圳—东莞、天津—沧州为重要辐射力的高铁城市对,上海、南京为长三角高铁网络核心,广州与深圳为珠三角核心,北京与天津为京津冀核心。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可达性综合评估与对比 [J].
姜博 ;
初楠臣 ;
修春亮 ;
赵映慧 ;
李晓庆 ;
罗冲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91-604
[2]   基于公共客运的东北地区城市陆路网络联系与中心性分析 [J].
赵映慧 ;
姜博 ;
郭豪 ;
梁凡 ;
张雪松 .
经济地理, 2016, 36 (02) :67-73
[3]   基于高速公路货流数据的重庆市区县关联网络格局研究 [J].
高鑫 ;
修春亮 ;
魏冶 ;
梁振民 .
人文地理, 2016, 31 (01) :73-80
[4]   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苏省流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J].
叶磊 ;
段学军 ;
欧向军 .
地理科学, 2015, 35 (10) :1230-1237
[5]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J].
钟业喜 ;
黄洁 ;
文玉钊 .
地理科学, 2015, 35 (04) :387-395
[6]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J].
王姣娥 ;
焦敬娟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833-1846
[7]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模拟分析——以哈大高铁为例 [J].
姜博 ;
初楠臣 ;
王媛 ;
于晓雷 ;
赵映慧 ;
薛睿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58-62+68
[8]   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 [J].
陈建军 ;
郑广建 ;
刘月 .
经济地理, 2014, 34 (08) :54-60+67
[9]   中原经济区城市空间联系及其网络格局分析——基于城际客运流 [J].
刘正兵 ;
刘静玉 ;
何孝沛 ;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58-66
[10]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过程、格局及空间效应评价 [J].
王姣娥 ;
焦敬娟 .
热带地理, 2014, 34 (03) :27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