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5
作者
程万春 [1 ]
彭忠华 [2 ]
机构
[1] 贵州省遵义市农科所
[2] 贵州大学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产量表现; 主要性状; 关联度; 灰色权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株高0.585 4、穗位高0.551 2、穗长0.565 5、穗行数0.637 4、行粒数0.6311、穗粗0.679 7、穗3叶面积0.731 6、百粒重0.624 0;关联序为:穗3叶面积>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株高>穗长>穗位高;各性状的灰色权重为W0∶W1∶W2∶W3∶W4∶W5∶W6∶W7∶W8=0.17∶0.10∶0.09∶0.09∶0.11∶0.11∶0.11∶0.12∶0.10。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2+144 +1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作物灰色育种学.[M].郭瑞林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袁嘉祖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3]   灰色局势决策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学忠 ;
阮培均 ;
潘国元 ;
邓培延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 (06) :407-411
[4]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大麦区试品种 [J].
张薇 ;
曹连甫 ;
吕新 ;
李天林 .
种子, 2000, (01) :21-22+25
[5]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
孙其信 ;
王士芸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