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地区能量平衡特征的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澄海 [1 ]
黄波 [2 ]
潘保田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VIC模型; 祁连山; 能量平衡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利用VIC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对祁连山地区2007年1—12月的能量平衡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表能量平衡中感热通量占有主导地位,而潜热较小.春季,日尺度上的冻融循环过程造成的土壤湿度的增加是潜热通量较大原因;秋季的潜热通量主要是夏季的降水引起的,祁连山地区土壤湿度对大气的反馈效应较干旱区所需的时间尺度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CoLM模式对青藏高原中部BJ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J].
罗斯琼 ;
吕世华 ;
张宇 ;
胡泽勇 ;
马耀明 ;
李锁锁 ;
尚伦宇 .
高原气象, 2008, (02) :259-271
[2]   2005年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分析 [J].
姚济敏 ;
赵林 ;
丁永建 ;
谷良雷 ;
乔永平 .
冰川冻土, 2008, (01) :119-124
[3]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特征的模拟分析 [J].
王澄海 ;
师锐 .
冰川冻土, 2007, (01) :73-81
[4]   大通河调水对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刘进琪 .
水资源保护, 2007, (01) :22-24
[5]   关于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研究的讨论 [J].
刘红年 ;
刘罡 ;
蒋维楣 ;
左洪超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3) :412-416
[6]   典型干旱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及分析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马文婷 .
高原气象, 2002, (05) :466-472
[7]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8]   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研究进展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44-52
[9]   降水强迫对戈壁局地气候系统水、热输送的影响 [J].
张强 ;
胡隐樵 ;
赵鸣 .
气象学报, 1997, (04) :109-115
[10]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cold land process model updates[J] . Keith A. Cherkauer,Laura C. Bowling,Dennis P. Lettenmaier.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