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意义

被引:3
作者
姚秋华
机构
[1] 上海市静安区档案局
关键词
文件生命周期; 文件运动; 档案学者; 文件归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70 [档案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摘要
<正>20世纪80年代,外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我国后,档案界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现实价值的角度,探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文件,档案工作实践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世界档案工作者的共同理论财富 1941年,美国海军部建立了世界卜第一个文件中心。我们知道,建立文件中心是二战后,西方国家为了解决文件的“雪崩”问题而建立的一种介于政府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中间性机构,由于建立了该机构,可以使政府机关和私人企业摆脱大量非现行文件的沉重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文件保管费用。因此,这种机构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欢迎,其分布遍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最早是由西方档案学者提出的,然而我国在该理论传入之前,早就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如曾三同志早在1962年就阐明了关于档案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评外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J].
张关雄 .
档案学研究, 2000, (02) :75-77+64
[2]   如何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J].
潘连根 .
中国档案, 1999, (05) :36-38
[3]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大有用武之地——与王茂跃先生商榷 [J].
黄存勋 ;
魏鹏飞 .
档案学研究, 1999, (01) :75-77
[4]  
文件运动规律研究[M]. 中国档案出版社 , 何嘉荪,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