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乡村转型发展——以长武县洪家镇为例

被引:28
作者
王子侨 [1 ]
石翠萍 [1 ]
蒋维 [2 ]
杨新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乡村转型; 社会—生态系统(SESs); 体制转换; 农户;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运用体制转化理论及其研究框架,选取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案例地,从村域尺度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地乡村转型的背景和环境因素,重点探讨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稳健性,从微观角度审视西北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当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由传统农业体制转变为新型农业体制,其中某些家庭体制正在向非农体制转换。2家庭特征是农户体制发生转换的客观条件;耕地质量、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是农户体制转换的内在动因;户主年龄、文化水平及社会网络是农户体制转换方向的决定因素。3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呈现出发散和聚合并存现象,且不同家庭的稳健性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种植业结构和收入对农户家庭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农户家庭体制的稳健型依次表现为其:苹果非农均衡型>非农收入主导型>粮食非农均衡型>苹果收入主导型>传统收入主导型。最后基于农户视角对乡村转型的微观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后续深化研究的方向和实践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10 / 152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干旱脆弱性的农户系统体制转换及其影响机制——以榆中县中连川乡为例 [J].
石翠萍 ;
杨新军 ;
王子侨 ;
陈佳 ;
刘倩 .
人文地理, 2015, 30 (06) :77-82+39
[2]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1019-1030
[3]   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综合影响的认知研究——以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韩锋 ;
王昌海 ;
赵正 ;
任艳梅 ;
温亚利 .
资源科学, 2015, 37 (01) :102-111
[4]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J].
李平星 ;
陈雯 ;
孙伟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97-807
[5]   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J].
于正松 ;
李同昇 ;
龙冬平 ;
李献波 ;
孙东琪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11-419
[6]   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 [J].
李婷婷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90-500
[7]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8]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阈值判定方法 [J].
李玉照 ;
刘永 ;
赵磊 ;
邹锐 ;
王翠榆 ;
郭怀成 .
生态学报, 2013, 33 (11) :3280-3290
[9]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 [J].
何深静 ;
钱俊希 ;
徐雨璇 ;
刘斌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44-1056
[10]   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37-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