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和NO在脑出血中的变化以及硫酸镁的干预作用

被引:7
作者
武婕
章柏松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
[3] 苏州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脑出血; 硫酸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阐明脑出血 (IC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用硫酸镁干预治疗 ,探讨镁离子在脑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5例ICH患者分为两组 ,出血组 2 5例 ,给予临床常规治疗 ;出血干预组 2 0例 ,加用 2 5 %的硫酸镁 2 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检测起病第 1、3、7、14d的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 ,并且分析血浆ET、NO变化水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出血组患者血浆ET水平在起病第 1、3、7d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尤以第 3d为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 ,第 14d接近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且ET水平在起病第 3d随出血量的增大而升高 ,而与病情轻重及出血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出血干预组第 3、7d血浆ET水平均低于出血组 (P <0 .0 5 ) ,且ET水平下降快 ,至第 7d已接近对照组水平 (P >0 .0 5 )。出血组患者血清NO水平在起病第 1d即达高峰 ,起病第 1、3d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以后逐渐降低 ,至第 7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NO水平与病情轻重、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出血干预组与出血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ET与NO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CH患者急性起病后 ,外周血中ET和NO均有显著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137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