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吾尔别克-阿庇因迪斑岩型金矿特征

被引:23
作者
贾斌
毋瑞身
田昌烈
沙德铭
杨森
机构
[1]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金矿; 次火山岩; 斑岩型; 新疆;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1.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矿床的形成与矿区二长斑岩岩体有关 .岩体内发育 4组原生节理或裂隙带 ,这些节理或裂隙带控制了矿体的分布 ,特别是它们的交汇部位是成矿的良好部位 .矿体形态为脉状、网脉状和透镜体状 .有 4种矿石类型 :黄铁矿石英脉型 ;黄铁矿硅酸盐石英脉型 ;黄铁绢英岩型和细脉浸染型 .矿床可以划分为 2个成矿期 :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 .内生成矿期划分 3个成矿阶段 ,第 2成矿阶段是金矿主成矿阶段 .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白云母和重晶石 .矿体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硅酸盐化 .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体 .成矿热液温度为130℃ ,成矿压力为 2 2MPa ,盐度 1 0 3%,氧逸度 -36 7~ -38 8,pH =5 8~ 8 8.成矿流体早期显酸性 ,晚期显碱性 .认为该矿床为浅成低温、低盐度流体成矿 ,属于次火山斑岩型金矿 .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 [2] 包体矿物学.[M].何知礼编著;.地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