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明清时期玉米、番薯在河南的栽种与推广
被引:6
作者
:
马雪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大历史系
马雪芹
机构
:
[1]
徐州师大历史系
来源
:
古今农业
|
1999年
/ 01期
关键词
:
番薯;
豫西;
伏牛山区;
玉米;
甘薯;
河南;
明清时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3-09 [];
S531-09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玉米、番薯都是域外作物,明代中后期传入中国,并很快在河南栽种。和中国传统的农作物小麦、水稻、黍、稷、菽等相比,这两种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是适宜在高山缺水的土地上种植,在人口增多、土地紧缺的情况下,自然各受老百姓的欢迎,因而很快得到推广,在农作物中跃居主要地位,使河南粮食作物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根据明清史料和各地方志的记载,对明清时期玉米、番薯在河南的种植与推广情况进行叙述。不妥之处,敬祈各位方家赐教。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