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在保障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7
作者
唐振柱 [1 ]
李秀桂 [1 ]
孙贵娟 [1 ]
黄彦 [1 ]
黄兆勇 [1 ]
丁伟 [2 ]
龚祖康 [2 ]
王红 [1 ]
吕素玲 [1 ]
诸葛石养 [1 ]
韦程媛 [1 ]
方志峰 [1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西南宁市卫生局
关键词
监测技术;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食品-餐饮-哨点医院"监测管理模式与重点食源性致病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验及溯源分析方法,并在保障大型活动食品安全活动中推广应用。方法采用"食品-餐饮-哨点医院"监测管理模式和实时荧光PCR快速方法开展对南宁市市售及大型活动中餐饮重点食品中致病菌和食源性病原株主动监测,应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开展溯源分析,结合创新餐饮管理模式,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预警。结果首府-南宁市市售食品及餐饮食品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肠出血性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阪崎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达41.8%,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1.0%;腹泻标本中分离食源性致病菌与食用食品有直接关系;食源性致病菌危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及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减少了食源性疾病发生。5年来,首府南宁市在大型活动期间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全市食物中毒起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实时荧光PCR和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食品和腹泻标本中食源性致病菌,通过散发性病例中的亲缘关系可溯源到原因食品。结论 "食品-餐饮-哨点医院"监测管理新模式的应用及检测新方法的使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大型活动食品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刘秀梅
    陈艳
    王晓英
    计融
    [J]. 卫生研究, 2004, (06) : 725 - 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