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AHP方法的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10
作者
林媚珍
许阳萍
谢鸿宇
蔡砥
刘妍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 “P-S-R”概念模型; 中山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运用"P-S-R"概念模型,构建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安全值.结果显示,2006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人文响应子系统的安全值分别为0.160 1、0.267 7、0.273 6.中山市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701 4,属于"较安全"级别.表明中山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在人文响应子系统的良好控制下状态较好,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较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处于相对协调的状态.但该值也濒临"临界安全值"等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景观生态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M].张文忠[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赵春容 ;
赵万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3) :179-183
[3]   中外生态安全评价对比研究 [J].
汪朝辉 ;
田定湘 ;
刘艳华 .
生态经济, 2008, (07) :44-49
[4]   佛山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J].
陈爱珠 ;
陈士银 ;
周飞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03) :103-107
[5]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高长波 ;
陈新庚 ;
韦朝海 ;
彭晓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23-1927
[6]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3) :116-119
[7]   淮南市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J].
武彦斌 ;
彭苏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107-112
[8]   我国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J].
刘红 ;
王慧 ;
刘康 .
环境保护, 2005, (08) :34-37
[9]   我国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思考 [J].
赵军 ;
胡秀芳 .
生态经济, 2004, (S1) :47-48
[10]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J].
谢花林 ;
李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7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