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50
作者
贺振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兼业; 分析框架; 最低投入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理论上分析了兼业的形成机制以及兼业的后果。本文认为 ,工业工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最低投入时间、农户劳动力结构以及农户外出可能从事的工作影响了农户的就业选择。同时 ,在本文提供的分析框架内 ,作者分析了兼业的农户特征和地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78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转型时期农户兼业经营状况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梅建明 .
财经研究, 2003, (08) :69-75
[2]   从国内外比较看我国农户兼业化道路的选择 [J].
梅建明 .
经济学动态, 2003, (06) :32-34
[3]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李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25-136+207
[4]   我国农户兼业化八大特征 [J].
高强 ;
赵贞 .
调研世界, 2000, (04) :29-31
[5]   就业结构调整中的新趋向——兼业现象初探 [J].
侯长蓬 .
人口学刊, 1999, (02) :17-22
[6]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2) :18-23+39
[7]   我国三大地带农户兼业形态研究 [J].
高强 .
经济地理, 1999, (01) :74-77
[8]   转型时期农民兼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J].
杨学成 ;
赵瑞莹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3) :39-44
[9]  
贫富地区土地流转差异大[N]. 唐福勇.中国经济时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