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县校合作——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

被引:13
作者
李文峰
张海翔
武尔维
杨林楠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3+3; 校县合作; 边疆民族地区; 农业科技; 服务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为探索适宜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系统调研了云南等部分边疆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以及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的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在云南省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分析"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机制,总结和讨论该模式的特点、实用性和应用前景。"3+3"校县合作服务模式的形式灵活,内容全面,紧密结合高校、基层管理部门及农村农民,双向互动,兼顾多方共赢,具有较为完善合理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科技服务模式探讨 [J].
全锋 ;
陈淳 ;
孙雄松 .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9 (02) :48-50
[2]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J].
王宇雄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01) :62-65
[3]   农业院校专家负责制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 [J].
汤国辉 ;
蔡薇 ;
郭忠兴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7) :86-89
[4]   创新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J].
孙武学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4) :8-10
[5]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J].
郭鹏 ;
杨文斌 .
情报杂志, 2006, (06)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