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生产力内涵的生态诠释与双赢策略

被引:5
作者
孔祥利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
生产力内涵;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马克思; 恩格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赋予了生产力内涵以生态学意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传统生产力内涵凸显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生态文明诠释的生产力不仅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能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通过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的对策措施,实现生产力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双赢。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近代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发生、类型、状况与危害──马克思恩格斯对环境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 [J].
王树恩 ;
陈士俊 ;
贾敏 .
社会科学战线, 2000, (02) :84-92
[2]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1).[N]..中国环境报.2002,
[3]  
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M].周绍朋;王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自然辩证法文集.[M].《哲学研究》编辑部 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