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地应力特征及高产区带预测

被引:27
作者
刘洪林 [1 ]
王勃 [1 ]
王烽 [1 ]
李贵中 [1 ]
秦勇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环学院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地应力; 渗透率; 区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应力是渗透率的重要控制因素,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最小主应力相对较小的区域,因此地应力特征对高产区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泌水盆地南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机理,指出主应力差增大,渗透率呈指数形式急剧增高,而储层压力呈对数形式上升;试井地应力梯度尽管与渗透率、储层压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离散性较大。预测了3种有利的煤层气成藏类型,即大宁—潘庄—樊庄区带高主应力差—滞流封闭—浅埋型煤层气藏、沁水—郑庄—樊庄北和沁源—安泽区带中主应力差—缓流封闭—中埋型煤层气藏、郑庄北和沁源东—安泽东区带中主应力差—缓流封闭—深埋型煤层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885 / 8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王勃 ;
姜波 ;
王红岩 ;
刘洪林 ;
傅雪海 ;
刘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684-686
[2]   影响变形介质气藏储层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J].
杨满平 ;
王正茂 ;
李治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86-388
[3]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煤储层物性关系之探讨 [J].
秦勇 ;
张德民 ;
傅雪海 ;
林大洋 ;
叶建平 ;
徐志斌 .
地质论评, 1999, (06) :576-583
[4]  
The Formation of Tension Joints in Sedimentary Rocks: An Explanation[J] . D. W. Hobbs.Geological Magazine . 196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