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赋权及其关联效应

被引:17
作者
张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媒介赋权; 传播过程; 赋权理论;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4.11.014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传播科技出现的新媒介赋权现象渐成研究热点。需要包括新闻传媒在内的各部门各组织共同构建起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从外部施加推力促使主体参与进来进行赋权。自我赋权与他者赋权相结合,通过"他助"往往才能更好地"自助",主体才能真正得到权能(感)的增加。应该在一个整体的视角下探索新媒介赋权的作用机制,这既包括新媒介使用与外部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过程,又包括行动者在其中的策略选择和行动逻辑,还有这种人、社会、媒介三者之间不断互动所带来的赋权结果。增权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新媒介赋权一方面能促进主体的自主性获得,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人的主体性丧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赋权,还是去权?——一个藏族村庄中的传播、权力与社会身份 [J].
陈静静 ;
曹云雯 ;
张云霄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21 (08) :70-92+127
[2]   风险适应与媒介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充电研究 [J].
郑欣 ;
衣旭峰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5) :134-139
[4]   参与、赋权与连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 [J].
王斌 ;
古俊生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3) :92-108
[5]   社区赋权:当代社区的传播和文化实践 [J].
宋晖 .
人文杂志, 2014, (03) :108-112
[6]   新媒体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组织化与赋权研究——以“女友组”为例 [J].
武晓伟 ;
张橦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3) :21-25
[7]   互联网使用与失独群体自我增能 [J].
郝彩虹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0 (01) :41-45
[8]   增权理论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自媒体传播研究探讨 [J].
高传智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 27 (06) :51-55
[9]   哈尼族村寨的一次微博实验与增权实践 [J].
李刚存 ;
肖婷 .
当代传播, 2013, (06) :30-32
[10]   议程融合、媒介社区化和自我赋权:公民新闻与社会整合的分析框架 [J].
刘素宏 ;
丁艺 .
电子政务, 2013, (07)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