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红松混交林的天然更新

被引:12
作者
刘晓东
张彦雷
机构
[1] 教育部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东折棱河; 红松; 天然更新; 生态因子; 灰色分析;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9.09.026
中图分类号
S754.1 [天然更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野外标准地调查数据,对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柞木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混交林天然更新受林型、郁闭度、海拔、坡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新数量呈减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郁闭度越大,更新越好。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排序为:林木株数>针叶树株数>透光度>郁闭度>海拔>坡度;4种林型林下更新能力强弱的顺序为:枫桦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柞木红松林。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黑龙江省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次生林多样性研究 [J].
何学凯 ;
张俊 ;
许俊利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03) :83-85+124
[2]   天然红松林下的更新和林分类型的关系 [J].
刘长海 ;
倪淑清 .
林业科技情报, 2007, (02) :26-27
[3]   影响天然林树种更新因素的研究进展 [J].
汤景明 ;
翟明普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 (04) :379-383
[4]   森林幼苗更新对光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研究进展 [J].
陈圣宾 ;
宋爱琴 ;
李振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65-370
[5]   阔叶红松林更新研究 [J].
何文利 ;
李小凡 ;
安慧君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23) :31-32
[6]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灰色分析 [J].
黄新峰 ;
亢新刚 ;
林田苗 ;
郑旭东 .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4) :28-30
[7]   林分光照空间异质性对水曲柳更新的影响 [J].
韩有志 ;
王政权 ;
谷加存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68-475
[8]   分析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 [J].
程继全 ;
胡格·吉勒图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 (S1) :50-51+53
[9]   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更新及其恢复研究(英文) [J].
李俊清 ;
李景文 .
生态学报, 2003, (07) :1268-1277
[10]   动物与红松天然更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J].
鲁长虎 .
生态学杂志, 2003, (01)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