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被引:2
作者
梁康迳
林文雄
王雪仁
陈志雄
陈冬梅
梁义元
郭玉春
陈芳育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 福建 福州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产量形成; 单茎叶干物质重; 发育遗传; 杂种优势;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制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是间断表达的,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呈连续性,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基因在单茎叶干物质重发育的全过程中是有选择地表达的,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与最终生物产量之间在生育前期加性相关趋于减弱,而显性相关逐渐增强,生育中期加性相关趋于稳定,而显性相关逐渐减弱,生育后期加性和显性相关均保持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剑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J].
李仕贵 ;
何平 ;
王玉平 ;
黎汉云 ;
陈英 ;
周开达 ;
朱立煌 .
作物学报, 2000, (03) :261-265
[2]   水稻冠层叶面积和比叶重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J].
梁康迳 ;
王雪仁 ;
王乃元 ;
章清杞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396-401
[3]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4]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J].
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4) :23-30
[5]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7-14
[6]   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2) :67-71
[7]   水稻剑叶面积、厚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J].
田少华 ;
夏英武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4) :23-30
[8]   水稻理想株形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初论 [J].
杨守仁 ;
张龙步 ;
王进民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3) :6-13
[9]   不同株型水稻光合特性的研究 [J].
刘贞琦 .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03) :6-10
[10]   单叶光合速率与高光效育种 [J].
屠曾平 .
中国农业科学 , 1979, (02)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