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根瘤内生菌超微结构及其固氮酶结构基因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何新华陈力耕胡西琴张建业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园艺系
[2] 浙江大学园艺系 浙江杭州
[3] 广西大学园艺系
[4] 广西南宁
[5] 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杨梅; 弗兰克氏菌; 超微结构; 固氮酶基因;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3.03.013
中图分类号
S182 [农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到杨梅根瘤内生菌泡囊结构存在两种类型,有隔或无隔,椭圆形,直径1.3~3.0μm。并首次从杨梅根瘤共生固氮的内生菌中通过PCR反应克隆了2675bp的固氮酶结构基因,包括nifH和nifD全长基因及nifK基因片段,对其nifH和nif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核苷酸与已报道的Frankia菌株同类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高,达89%以上。861bp的nifH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和1458bp的nifD基因开放阅读框架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Frankia菌株同类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以上和89%以上,特别是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残基非常保守。nifH、nifD及nifK基因是连锁在一起的,nifH和nifD及nifD和nifK之间的间隔序列分别为49bp和205bp,与已报道的Frankia菌株同类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在长度和同源性上差异较大,因而杨梅根瘤共生固氮的内生菌与其它属植物根瘤共生固氮内生菌及分离株存在菌株之间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杨梅结瘤固氮特性研究 [J].
吴晓丽,顾小平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3) :306-310
[2]   不同肥料对杨梅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J].
吴晓丽 ;
顾小平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6) :707-710
[3]   杨梅根瘤固氮活性和固氮量的评价 [J].
李志真 ;
黄家彬 ;
杨林聪 ;
李祖强 ;
谢福光 .
福建林业科技, 1993, (01) :36-38
[4]   杨梅根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及固氮活性 [J].
王慧英 ;
黄维南 .
植物生理学报, 1990, (02) :153-157
[5]  
固氮之光.[M].洪国藩;宋鸿遇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实用生物电子显微术.[M].林钧安等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