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次重凝冻过程初期低空逆温的三维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白慧 [1 ,2 ]
吴战平 [1 ]
龙俐 [1 ]
吴哲红 [3 ]
王兴菊 [3 ]
机构
[1] 贵州省气候中心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安顺市气象局
关键词
重凝冻过程初期; 逆温层; 三维特征; 形成原因;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32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贵州省雨凇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初和2011年初历史罕见的持续的、大范围的重凝冻过程前期至初期的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冷暖气团和温湿特征的水平分布及垂直结构作对比分析,发现前期冷空气路径,冷中心强度和位置、南支系统、滇黔准静止锋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高低空的相互配合是初期低空逆温层形成的主要因子,表现在初期温湿场垂直方向上呈"干冷-暖湿-干冷"的结构特征,利于凝冻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对比2次凝冻过程初期逐日雨凇观测站次的不同发展路径和发展强度,发现其发展路径与来自高纬的冷空气路径有关,其发展强度与低空逆温的强度有关,且冻雨的落区与逆温中心位置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逆温层的存在是这2次凝冻过程开始的必要条件.从温湿场的三维结构来分析初期低空逆温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来自高纬的冷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冷垫,并抬升暖空气,使中层增温增湿,一方面是气团在低空偏东风的引导下从贵州东部向西部爬升过程中形成锋面逆温,二者的共同作用对逆温的出现有主要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8年初冻雨强度变化以及与逆温层特征之间的关系 [J].
宗志平 ;
马杰 .
气象, 2011, 37 (02) :156-160
[2]   江西强冻雨天气形成特征分析 [J].
马中元 ;
刘熙明 ;
吴琼 ;
李德俊 ;
王华军 ;
郑劲光 ;
金米娜 .
气象, 2011, 37 (01) :66-74
[3]   贵州冻雨频发地带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杜小玲 ;
彭芳 ;
武文辉 .
气象, 2010, 36 (05) :92-97
[4]   2008年初我国南方冻雨雪天气环流及垂直结构分析 [J].
李登文 ;
乔琪 ;
魏涛 .
高原气象, 2009, (05) :1140-1148
[5]   2008年湖南极端冰冻特大灾害天气成因分析 [J].
黄小玉 ;
黎祖贤 ;
李超 ;
张海 ;
居晶林 .
气象, 2008, (11) :47-53
[6]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7]   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静止锋与层结结构分析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68-384
[8]   La Ni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与我国南方降雪异常关系 [J].
张庆云 ;
宣守丽 ;
彭京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385-394
[9]   贵州冻雨时空分布及对应临近环流特征分析 [J].
叶茵 ;
杜小玲 ;
严小冬 .
贵州气象, 2007, (06) :11-13+25
[10]   贵阳降雪和凝冻天气的大气层结特征 [J].
何玉龙 ;
黄建菲 ;
吉廷艳 .
贵州气象, 2007, (04)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