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季良,朱树秀,阿米娜
机构
[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大豆,混作, ̄(15)N稀释法,氮素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在不同氮水平土壤上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土壤上均发生了固氮产物的转移。低氮土壤混作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14.94%~26.96%的氮,在高氮土壤上仅获得2.56%~21.13%的氮;混作大豆固氮率的提高率,低氮土壤为—10.36%~—21.14%,高氮土壤为29.10%~32.69%;混作玉米和混作大豆的植株含氮量,在低氮土壤中均比单作降低,而在高氮土壤上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大豆混作系统在低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速效氮,在高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全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施钼对大豆与间作玉米增加氮素及产量的效果 [J].
周伟 ;
李继云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3, (01) :77-82
[2]   紫花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优势的研究 [J].
朱树秀 ;
杨志忠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6) :63-68
[3]   主要农作物对15N标记肥料丰度的选择Ⅱ.玉米大豆 [J].
陈良 ;
池惠荣 ;
高占峰 ;
曾艳军 ;
徐晓荣 .
核农学通报, 1991, (02) :79-83
[4]   同位素15N稀释法测定豆科植物固N初步研究 [J].
李井葵 ;
蔡大同 .
土壤肥料, 1991, (01)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