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土壤的碳氮分布与CO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40
作者
李明峰
董云社
耿元波
齐玉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氮循环; 温室气体; 草原土壤;
D O I
10.13227/j.hjkx.2004.02.002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静态暗箱法 ,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 (Stipabaicalensis)、羊草 (Leymuschinensis)、大针茅 (Stipagran dis)、克氏针茅 (Stipakrylovii)等草原群落样地的CO2 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 ;同时采集各样地的不同层次土壤混合样 ,分析其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 ,探讨其与CO2 排放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 :不同样地群落的CO2 排放与其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 (R)均 0 8以上 ,说明在环境因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生态系统CO2 排放通量的变化 .另外 ,土壤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深度增加递减 ,其中 70 %以上集中在 0~30cm土层中 ,说明它们主要是来自地表有机质的分解 ;在 0~ 10 0cm的土层中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总含量从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依次减少 ,表明降水量、蒸发量和干燥度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