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5
作者
王轶
高北陵
李学武
刘蕴
石长杰
吴冬凌
黄志彪
机构
[1] 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心理健康实验室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病史可信度; 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编制《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作为适用于各种医疗活动、司法鉴定的病史可信度评定工具。方法 (1)根据甄别病史可信度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研究及文献,编制适用于各种病史提供者的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及各条目评分细则;(2)将该量表应用于随机抽取的600例精神障碍患者或司法鉴定案例;(3)同时由患者(或被鉴定人)及其病史提供者分别完成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伪装精神症状评定工具)。结果 (1)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1;Guttmann分半信度(间隔顺序分半)为0.924,Guttmann分半信度(前后顺序分半)为0.803,重测和评分者间各条目及总分相关在在0.588以上(P<0.01)。(2)量表的三级划界分为:总得分≤11分为不太可信;12~22分为部分可信;≥23分为基本可信。(3)与专家诊断比较,量表评定为不太可信、部分可信和基本可信的准确率分别为86.1%、95.2%和98.9%,总准确率94.8%。(4)全量表总分、第二部分总分和第三部分总分与病史提供者完成的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776、-0.699和-0.816(均P<0.01)。结论编制的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信效度参数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能够做为精神科临床中病史是否可靠,提供客观量化的评定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946 / 9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赔偿性神经症评定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分析 [J].
李学武 ;
高北陵 ;
吴冬凌 ;
黄志彪 ;
李毅 ;
王轶 ;
蔡敏英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1)
[2]   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J].
黄志彪 ;
高北陵 ;
吴冬凌 ;
盛璐 ;
李映萍 ;
李学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7, (03) :227-229+245
[3]   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伪装记忆损伤的鉴别作用 [J].
高北陵 ;
刘仁刚 ;
李映平 ;
盛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04) :244-247
[4]   赔偿性颅脑外伤患者伪装智力低下的评估 [J].
高北陵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03) :233-236
[5]  
诊断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文彬, 2007
[6]  
Detection of feigned mental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of the MMPI-2 and malingering .2 Rogers Richard,Sewell Kenneth W,Martin Mary A,Vitacco Michael J. Assessment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