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18
作者
郝银丽 [1 ]
尚玉才 [1 ]
侯莉娟 [2 ]
王拥军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
川芎嗪;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4.9 [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8 ;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采用川芎嗪或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及眩晕改善情况并随访6m。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嗪组疗效优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甘油三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川芎嗪组疗效略优于低右+复方丹参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川芎嗪组治疗前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甘油三脂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胆固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川芎嗪组6m复发率低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结论:川芎嗪可有效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急性发作,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能降低血液粘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川芎嗪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进展 [J].
程先超 ;
刘新泳 ;
徐文方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07) :661-663
[2]   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楼正家 ;
诸葛丽敏 ;
郑文龙 ;
欧阳侃 ;
寿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 (05) :299-301
[3]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J].
吴连国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5) :77-78
[4]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作用的影响 [J].
高长越 ;
周华东 ;
邓娟 ;
黄文 ;
陈曼娥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3) :135-136
[5]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J].
张周龙 ;
李燕 ;
黄可 .
中医正骨, 2000, (09) :20-20
[6]   椎动脉型颈椎病致病因素及检查方法 [J].
高志明 .
医学文选, 1999, (03) :475-476
[7]   定点复位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 [J].
刘明远 .
中国民间疗法, 1998, (05) :16-17
[8]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概况 [J].
张清 ;
孙树椿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8, (04) :59-62
[9]   川芎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2例 [J].
王克定 ;
朱芝兰 ;
王昊 .
临床荟萃, 1995, (08) :369-370
[10]   当归、川芎嗪对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张亚卓 ;
陈晓光 ;
薛庆澄 ;
浦佩玉 .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0, (03) :210-2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