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兼谈“民工荒”对其的纠正性质

被引:3
作者
李恒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开封
[2]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3] 河南开封
关键词
结构性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民工荒”; 绩效评价;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6.05.030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结构性增长强调的是产业效率差异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由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的结构溢出,这提供了评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有益思路。笔者通过分析中国改革以来结构转换中增长与就业的相互促进关系,在结构性增长的框架下评价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认为过于强调优势劳动投入的结构转换方式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前一时期出现的“民工荒”正具有对这一矛盾的纠正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 [J].
郭克莎 .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05) :1-12
[2]   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否承载就业之重 [J].
陈耀 .
瞭望新闻周刊, 2004, (27) :15-17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 [J].
阳俊雄 .
中国国情国力, 2004, (05) :18-19
[5]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6]  
宏观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R.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 1997
[7]  
现代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库兹涅茨著, 1989
[8]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