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多尺度影响

被引:15
作者
徐颂军 [1 ]
邱彭华 [1 ]
谢跟踪 [2 ]
刘浩 [1 ]
胡碧燕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海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景观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微观和中观尺度探讨了广东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区内植物生态和景观生态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1)10个样地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有3个为一般级,5个为较严重级,1个为严重级,1个属极严重级。全区平均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呈较严重级。这表明旅游开发已给保护区的植物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与活动对植物生态的影响在游径两侧和景点、服务点周围2~4m范围内较显著,4~6m范围有一定程度影响,但6m以外的区域影响较小。处于多条通道交叉处的三角区,近通道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值较中央区的影响值大,影响曲线呈双峰型;(3)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受旅游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不一样。影响强度的变化总趋势为:山地草甸>山地灌丛>森林景观,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人工林>天然林;(4)植物生态影响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从旅游活动对保护区植物的负面影响来看,阴生种数量、乔灌幼苗量、凋落层厚度、物种多样性指数4个指标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草本层盖度表征作用不太好;(5)景观生态指标值和影响度指数显示旅游工程建设和森林工程对景观破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林木间伐、修路及建筑选址、配色、数量控制等方面;(6)从景观生态影响水平看,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的影响较大;就景观生态受影响难易程度而言,服务区南侧、喃呒山等地是区内景观生态敏感地带,服务区、喃呒庙、瓶身阁等旅游景点或设施具有较强的景观醒目度;(7)多指标定量化评价指数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环境生态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045 / 40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J].
邱彭华 ;
俞鸣同 ;
曾从盛 .
旅游学刊, 2004, (01) :51-56
[2]   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 [J].
黄晓玲 ;
林盛 .
林业经济问题, 2003, (03) :172-175
[3]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关系——旅游影响系数及指标分析 [J].
程占红 ;
张金屯 ;
上官铁梁 .
生态学报, 2003, (04) :703-711
[4]   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探讨 [J].
梁锦梅 .
嘉应大学学报, 2000, (03) :97-100
[5]   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 [J].
李贞 ;
保继刚 ;
覃朝锋 .
地理学报, 1998, (06)
[6]   景观敏感度与阀值评价研究 [J].
俞孔坚 .
地理研究, 1991, (02) :38-51
[7]   SCALE-DEPENDENT INCONSISTENCIES IN THE EFFECTS OF TRAMPLING ON A FOREST UNDERSTORY COMMUNITY [J].
TAYLOR, KC ;
READER, RJ ;
LARSON, DW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3, 17 (02) :239-248
[8]  
A study of trampling on the vegetation of lake Houron sand dunes at Pinery Provincal Park. Bowles J M, Maun M 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1988
[9]  
Analysis 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ture reserve. Liang J M. 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