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河南省平顶山为例

被引:10
作者
陈磊
刘秀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潜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平顶山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J].
宋红梅 ;
侯湖平 ;
张绍良 ;
丁忠义 ;
黄继辉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2) :116-118+180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谢敏 ;
郝晋珉 ;
丁忠义 ;
杨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17-120
[3]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周峰 ;
马其芳 ;
钟太洋 .
资源科学, 2006, (02) :54-60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J].
蔡文 ;
万涛 ;
王雄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1) :137-139
[5]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赵鹏军 ;
彭建 .
资源科学, 2001, (05) :23-27
[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D].程效东.南京农业大学.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