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亚军
谢忠奎
小林哲夫
兰念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绿洲;春小麦;蒸腾;蒸散;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4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甘肃张掖绿洲区利用浮力称重式蒸散仪对春小麦蒸散量进行了测定,对蒸散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田的日蒸散量在白天12∶00~16∶00达到最大,夜间20∶00~08∶00最小甚至呈负值。灌溉前后蒸腾强度出现峰值的时间有所变化。但灌溉以后,蒸腾与蒸散量均呈增大趋势。日蒸散量随着净辐射的增加而加大。在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蒸散量有所不同,小麦拔节以前较小,拔节以后开始增大,灌浆期达到最大,接近成熟时逐渐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渭北旱塬区的农田蒸散状况 [J].
杨必仁 ;
董晓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04) :59-63
[2]   渭北旱区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农田水分平衡的研究 [J].
毛瑞洪,严菊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5, (04) :52-57+66
[3]   春小麦日蒸散规律的研究 [J].
谢忠奎 ;
雷波 ;
兰念军 .
高原气象, 1993, (02) :201-208
[4]  
耗水量与灌溉需水量.[M].[美]马文·E·詹森(M·E· Jensen) 编;熊运章;林性粹 译.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