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选择

被引:42
作者
王鹤 [1 ]
尹来盛 [2 ]
冯邦彦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传统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市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区域协调、位序合理、城乡统筹、城市良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研究 [J].
孙久文 ;
李爱民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70-75
[2]   化地不化人的城市化符合中国国情吗?——人口密集型的“老浦西”和土地资本密集型的“新浦东”的历史比较 [J].
文贯中 ;
熊金武 .
城市规划, 2012, 36 (04) :18-24
[3]   中国城市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制度创新 [J].
石忆邵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5) :31-36
[4]   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 [J].
陈明星 ;
叶超 ;
周义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499-1507
[5]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 [J].
万广华 ;
朱翠萍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6) :106-116
[6]   我国大城市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原因分析 [J].
范红忠 .
城市问题, 2009, (11) :2-7
[7]   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 [J].
牛文元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2) :130-137
[8]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及发展目标预测 [J].
陈甬军 ;
景普秋 .
经济学动态, 2008, (09) :4-15
[9]  
政府碎化、都市治理与经济发展[D]. 尹来盛.暨南大学 2012
[10]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际权.西南农业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