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回顾与评析

被引:16
作者
袁开智 [1 ]
赵芝俊 [1 ]
张社梅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发展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技术进步贡献率; 参数方法; 非参数方法; 技术进步率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04 ;
摘要
回顾了包括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在内的各种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介绍了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J].
李静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11-19
[2]   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 [J].
赵芝俊 ;
张社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3) :4-12+22
[4]  
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希刚著, 1997
[5]   Heteroscedasticity and non-monotonic efficiency effects of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J].
Wang, HJ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2, 18 (03) :241-253
[6]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 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