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时脑血流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谢培增
朱贤立
徐如祥
朱红胜
林萃灵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神经外科武汉,,武汉,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守岛官兵; 军事训练; 脑血流动力学;
D O I
10.13704/j.cnki.jyyx.2005.03.004
中图分类号
R82 [军事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9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守岛官兵中随机抽取在常温常湿环境下〔Ta(27.4±1.37)℃,RH(50.25±6.76)%〕新兵100例为常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Ta≥35℃,RH≥80%)新兵100例为高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2~3年的官兵100例为高温老兵组。受试者携带枪械15kg,依次在20min内完成慢跑3000m。训练后,根据官兵体温高低又分为39℃以下组(146名),39.5~40.5℃组(93名)和40.5℃以上组(61名)。训练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测。结果(1)训练结束后3组受试官兵脑血流参数Vp、Vd、Vm较训练前均显著增高(P<0.01)。高温新兵组比常温新兵组分别低13%、26%和36%(P<0.01),高温新兵组较高温老兵组分别减少10%、24%、33%(P<0.01),而常温新兵组与高温老兵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训练后40.5℃以上组脑血流量低于39.5~40.5℃组(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对训练官兵的脑血流有较大的影响,老战士在此环境下则表现有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训练后体温增高,对脑血流有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颅脑战创伤研究 [J].
王正国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2, (02) :97-99
[2]   运动与脑血流量 [J].
周景春 ;
任路平 .
现代康复, 2001, (01) :16-17
[3]  
特殊环境生理学.[M].吕永达;霍仲厚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4]  
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M].顾慎为编著;.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