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深断裂活化与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以川南—滇东和中扬子褶皱-冲断系为例

被引:24
作者
吴根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陆内造山; 古深断裂活化; 燕山运动; 川南—滇东; 中扬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花岗岩侵入、构造变形和磨拉石建造(或长期隆起)提出川南—滇东和中扬子地区侏罗-白垩纪时发生造山事件。分析了造山带的内部结构、范围和动力机制,发现川南—滇东褶皱-冲断系为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控制发育,其西以滇中古陆块与燕山期消减型造山带相隔;中扬子褶皱-冲断系为北西向断裂控制发育,向南西扩展时止于黄陵古陆核。两者均属印支运动后出现的中国—东南亚次大陆外侧的新特提斯洋消减,及嗣后的碰撞激活拼合大陆内的古深断裂活化而发生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构成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一个显著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张旗
    钱青
    王二七
    王焰
    赵太平
    郝杰
    郭光军
    [J]. 地质科学, 2001, (02) : 248 - 255
  • [2] 河南商城—固始地区石炭系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赵宗举
    杨树锋
    陈汉林
    竺国强
    楼章华
    [J]. 地质论评, 2000, (04) : 407 - 416
  • [3] 藏东南地区早白垩世的安第斯型弧火
    吴根耀
    王晓鹏
    钟大赉
    [J]. 岩石学报, 1999, (03) : 422 - 429
  • [4]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杨文采
    胡振远
    程振炎
    倪诚昌
    白金
    方慧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 206 - 217
  • [5] 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
    吴根耀
    [J].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4) : 1 - 10
  • [6] 湘鄂赣皖交界区的湖盆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吴根耀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3) : 251 - 254+256
  • [7] 滇中小江走滑剪切带晚新生代挤压变形研究
    王二七,陈良忠,陈吉琛,林文信
    [J]. 地质科学, 1995, (03) : 209 - 219
  • [8] 依据古地磁资料探讨华北和华南块体运动及其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影响
    吴汉宁
    常承法
    刘椿
    钟大赉
    [J]. 地质科学, 1990, (03) : 201 - 214
  • [9] 昆阳群的层序及顶底问题
    李希勋
    吴懋德
    段锦荪
    [J]. 地质论评, 1984, (05) : 399 - 408+515
  • [10] 中国中东部晚前寒武纪地层与地质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刘鸿允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