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佟伟铭 [1 ]
张平宇 [2 ,3 ]
何欢 [4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
郊区; 农民社区; 失地农民; 城镇化; 社区理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9.10.00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地域空间并入城市发展范畴,城镇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景观和设施的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包括就业非农化与生活方式市民化等,但存在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37 / 15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J].
谭雪兰 ;
于思远 ;
陈婉铃 ;
欧阳巧玲 ;
贺艳华 ;
周国华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203-1210
[2]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的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李婷婷 ;
龙花楼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149-155+138
[3]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1019-1030
[4]   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苏南为例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启焰 ;
王亚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4) :591-603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less Farmers and Land Adjustment,Land Transfer,Land Inheritance[J]. Chunrong SHANG,Lan YE.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11)
[6]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7]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2) :131-138
[8]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 [J].
韩非 ;
蔡建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71-1284
[9]   社区理论的研究理路与“中国局限” [J].
赵定东 ;
杨政 .
江海学刊, 2010, (02) :132-136
[10]   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 [J].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