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被引:44
作者
朱亚芬
机构
[1]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北京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分区; 旱涝; 年代际; 极端干旱; 中国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我国东部地区530年来100个站的旱涝等级序列作REOF分解,根据前7个旋转空间模上高荷载区分布,将中国东部地区分成7个旱涝气候区,即东北区、华北北区、华北南区、西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及西南区。在分区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地带旱涝演变特征。自1470年以来中国北方的旱涝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1617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干旱频繁,尤其在东北区、华北南区及西北区普遍出现严重干旱。1819世纪,华北北区干旱发生较多,东北区以涝为主;而华北南区及西北区旱涝交替发生,但变化幅度相对较缓。华北北区及华北南区分别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突然从涝相气候跃变为旱相气候,这两地区的干旱持续近百年,是我国北方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五百多年中,东北区、华北北区及西北区极端干旱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具有两头多而中间显著减少的特征;而华北南区一直是极端干旱多发区。中国北方各个旱涝气候区的旱涝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年代际振荡特征。4个地区的旱涝变化都存在203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除西北区外的三个地区的旱涝变化都存在708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东北区及西北区的旱涝变化存在405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另外,准1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存在于华北北区和南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80年振荡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英文) [J].
朱锦红 ;
王绍武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 (05) :1043-1051
[2]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J].
屠其璞 ;
邓自旺 ;
周晓兰 .
气象学报, 2000, (03) :288-296
[3]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空间模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J].
王晓春 ;
吴国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7, (02) :34-42
[4]   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黄嘉佑 .
大气科学, 1991, (03) :124-132
[5]   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 [J].
王绍武 ;
赵宗慈 .
地理学报, 1979, (04) :329-341
[6]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34, (01) :1-27+197
[7]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 气象出版社 , 王绍武主编, 2001
[8]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1
[9]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from dryness/wetness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0 years [J].
Song,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1998, 18 (12) :134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