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被引:12
作者
沈裕琥
王海庆
黄相国
窦全文
葛菊梅
张怀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品种;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 [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在数量性状水平上 ,调查了 43个春小麦品种的 1 9个数量性状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品种间的欧氏平方遗传距离 ,并在此基础上用最小方差法做了聚类分析。发现 43个品种间在数量性状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很大 ( 0 .92 6~ 67.942 ) ,平均遗传距离为 1 8.0 0 0 ,说明供试品种的 1 9个考察性状上存在较大的表型变异。从聚类结果来看 ,地方品种基本上被聚在一起 ,说明地方品种同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至少在表型上存在较大差异。从 2 0世纪 40年代以来 ,在数量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 ( GD=31 .389) ,其次是 2 0世纪 5 0年代引进品种 ( GD=2 6.30 8) ,而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育种进程的深入 ,作为育种目标追求的经济性状趋于一致 ,其变异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056 / 10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毛盛贤 ;
刘来福 ;
黄远樟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5) :26-30
[2]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3) :349-355
[3]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卢纹岱主编, 2000
[4]  
中国小麦品种志[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7
[5]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
[6]  
数量遗传学概论[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加纳主编, 1995
[7]  
甘肃省农作物优良品种[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陶于洪 主编, 1995
[8]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应用[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裴鑫德编著, 1991
[9]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M]. 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 主编, 1983
[10]  
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志[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