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97
作者:

廖伏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周绅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盛孝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阳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
[1]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湖南农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622 / 6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杂交中粳稻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4) : 9 - 12王健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刘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2]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主要性状的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及其相关分析[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 2 - 8陈顺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卢浩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杨聚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胡如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赵明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 [3] 杂交晚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05) : 15 - 17李关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董世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李春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吴荣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俞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农科院
- [4] 早籼型不育系351A的配合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01) : 28 - 29罗志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朱启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王安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陈杭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施伏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 [5]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战略[J]. 中国农学通报, 1995, (01) : 5 - 9廖伏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傅相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6]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 137 - 142龚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益阳地区农科所周国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益阳地区农科所尹楚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益阳地区农科所盛孝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益阳地区农科所
- [7] 杂交稻若干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 1993, (02) : 34 - 36谭震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况浩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阴国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陈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赵甘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左永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8] 水稻籼粳交后代生育期遗传的初步研究——Ⅰ.籼粳交后代生育期的配合力分析[J]. 杂交水稻, 1990, (05) : 32 - 35李继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9] 粳型杂交水稻主要亲本配合力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 1990, (04) : 33 - 37刘国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闵连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
- [10]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Ⅲ.籼粳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J]. 作物学报, 1989, (02) : 182 - 188袁龙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