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的水:微区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12
作者
盛英明 [1 ]
夏群科 [1 ]
郝艳涛 [1 ]
王汝成 [2 ]
陈小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石榴石; 绿辉石; 榴辉岩; 结构水; 双河;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陆深俯冲板块到一定深度后(约90~110km),几乎没有含水矿物存在,超高压岩石中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成为俯冲板块中水的主要载体,是示踪超高压变质流体的重要途径.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石榴石和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微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FTIR结果显示所有石榴石和绿辉石颗粒都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0~1860)×10-6和(360~620)×10-6.榴辉岩全岩水含量为(300~750)×10-6,表明即使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下,榴辉岩也可以至少携带数百10-6的水进入深部地球.对石榴石颗粒内部的多点观察发现,结构水含量的分布出现2种情况:(1)颗粒内部的均一分布;(2)核部水含量高而边部低.石榴石颗粒边部的低水含量可能是抬升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引起的H扩散所致,扩散出来的H可能构成了早期退变质流体的重要来源.对于同一样品来说,结构水含量在绿辉石和石榴石之间的比值为0.5~3.5.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大别山榴辉岩中石榴石的结构水:红外光谱分析
    盛英明
    夏群科
    丁强
    杨晓志
    于慧敏
    郝艳涛
    [J]. 矿物学报, 2005, (04) : 334 - 340
  • [2] 结构水引起的榴辉岩变形组构和变形机制
    章军峰
    金振民
    HarryW.Green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5, (06) : 559 - 564
  • [3] 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水:"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信息
    夏群科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01) : 1 - 6
  • [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734~933m岩芯矿物的氧同位素和羟基含量研究
    陈斌
    郑永飞
    吴元保
    [J]. 岩石学报, 2004, (05) : 127 - 143
  • [5] 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绿辉石的结构水:对原岩性质和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盛英明
    夏群科
    王汝成
    陈小明
    于慧敏
    杨晓志
    [J]. 岩石学报, 2004, (05) : 144 - 151
  • [6] 大陆深俯冲过程中水分布的不均一性: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中石榴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盛英明
    夏群科
    杨晓志
    [J]. 科学通报, 2004, (04) : 390 - 395
  • [8] 高压—超高压变质流体的一种重要载体:名义上的无水矿物
    夏群科
    陈道公
    George Rossman
    支霞臣
    程昊
    吴元保
    [J]. 地质论评, 2000, (05) : 461 - 465
  • [9] 大陆深俯冲带中的水:来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的证据
    章军锋
    金振民
    H. W. GreenⅡ
    金淑燕
    [J]. 科学通报, 2000, (17) : 1889 - 1894
  • [10] Junfeng Zhang,Zhenmin Jin,Harry W. Green.Hydroxyl induced eclogite fabric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