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优势性特征

被引:12
作者
刘震 [1 ]
赵阳 [1 ]
肖伟 [1 ]
杜金虎 [2 ]
张以民 [3 ]
易士威 [3 ]
刘俊榜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岩性油气藏; 形成与分布; 优势性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勘探方面的突破表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比构造油气藏更具优势性特征。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优势性表现在:(1)岩性圈闭多期形成有利于多期捕集油气;(2)近源短距离运移有利于成藏;(3)低部位岩性圈闭比高部位构造圈闭成藏期要早;(4)相对有利的盖层条件。保存条件也比构造油气藏要更具优势:(1)抬升剥蚀对岩性油藏的破坏程度小于对构造油藏的;(2)断层破坏对岩性油藏的破坏程度小于对构造油藏的。岩性油气藏的空间展布范围也更广阔:(1)同构造油藏相比,其分布范围更宽,陡坡带、缓坡带和洼槽带均可分布;(2)岩性油藏分布的体系域更宽,低水位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都有富集;(3)岩性油藏分布的压力场更宽,在各种压力场环境中都有发现。因此,提出二连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优势性特征”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70 / 5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圈闭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特征分析 [J].
刘震 ;
梁全胜 ;
肖伟 ;
党虎强 .
现代地质, 2005, (03) :403-408
[2]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油气运移特征 [J].
肖伟 ;
刘震 ;
党虎强 ;
杜金虎 ;
易士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372-375
[3]   巴音都兰凹陷油气运聚特征研究 [J].
肖伟 ;
刘震 ;
党虎强 ;
杜金虎 ;
易士威 ;
卢学军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1-5+1
[4]   松辽盆地北部源岩和盖层的时空匹配关系及其对天然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 [J].
孙英杰 ;
付广 ;
张然 .
现代地质, 2003, (03) :318-322
[5]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J].
杜金虎 ;
易士威 ;
王权 .
中国石油勘探, 2003, (01) :1-10+5
[6]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Ⅱ构造隐蔽油藏的发现 [J].
常亮 ;
殷宏平 ;
陈亚青 ;
王元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60-62
[7]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 [J].
杜金虎 ;
邹伟宏 ;
易士威 ;
张锐锋 ;
雷怀玉 ;
李先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3) :7-15+5
[8]   源岩内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模拟实验及机理分析 [J].
张云峰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 (02) :103-104+106
[9]  
青年勘探家论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M].高瑞祺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0]  
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杜金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