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

被引:27
作者
栾锡武
秦蕴珊
张训华
龚建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东海陆坡; 冲绳海槽;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3 [海底矿物与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利用实测的海底温度和海底热流资料对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中轴以西的槽底地区的海底温度场和热流场进行了分析 .利用地震声纳浮标和OBS(OceanBottomSeismometer)资料将本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 6层 ,自上而下地层的速度分别为 1.8(1.8~ 2 .2 )km s、2 .2 (2 .0~ 2 .5 )km s、2 .8(2 .7~ 3.2 )km s、3.4~ 3.6km s、4 .2 (4 .1~ 4 .7)km s、5 .1km s.上部的 1.8~ 2 .2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第四纪的地层 ,2 .8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上部的地层 ,3.4~4 .2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下部的地层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覆盖的面积从水深约 5 0 0m的陆坡下缘到冲绳海槽的中轴部分约 70 0 0 0km2 ,相当于整个东海海域面积的十分之一 .稳定带的厚度从 4 0 0m(研究区中部 )到 110 0m(研究区北部和南部 )不等 .适合水合物稳定赋存的地层主要是第四纪 (1.8km s、2 .2km s)和上新世的地层(2 .8km s) .根据热流、构造活动性和稳定带的厚度分析 ,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更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赋存 .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冲绳海槽的岩浆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M].翟世奎等著;.海洋出版社.2001,
[2]  
中国近海地质.[M].许东禹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7,
[3]  
冲绳海槽地热.[M].李乃胜主编;.青岛出版社.1995,
[4]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M].刘光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5]  
东海海洋地质.[M].金翔龙主编;.海洋出版社.1992,
[6]  
东海地质.[M].秦蕴珊;赵一阳等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7]  
EA02、EA04区块地球物理补充调查研究报告..栾锡武;..2001,
[8]   我国东海陆架地区新生代地层的热导率附视频 [J].
栾锡武 ;
高德章 ;
喻普之 ;
赵金海 .
海洋与湖沼, 2002, (02) :151-159
[9]   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气体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围 [J].
栾锡武 ;
初凤友 ;
赵一阳 ;
秦蕴珊 ;
陈左林 .
沉积学报, 2001, (02) :315-319
[10]   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J].
栾锡武 ;
高德章 ;
喻普之 ;
赵津海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