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渗透率对复合驱油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华斌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驱替液; 人造均质砂岩岩心; 三元复合驱; 驱油效率; 渗透率; 油藏适应性; 大庆油田;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7.01.017
中图分类号
TE357.4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实验三元复合驱替液由10.0 g/L NaOH、3.0 g/L表面活性剂ORS-41、1.0 g/L聚合物1275A组成,用矿化度4.456 g/L的大庆油田平均地层水配制,45℃下与大庆脱气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1.2×10-3mN/m,瞬时最低值为2.4×10-3mN/m,黏度为19.0 mPa.s。在气测渗透率在0.017×10-3~687×10-3μm2、含油饱和度在42.37%68.05%的21支人造均质砂岩岩心上,水驱之后注入0.2 PV复合驱替液并恢复水驱,测定水驱后采收率增值,表示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驱油效率~渗透率曲线为典型的S形曲线,渗透率≤1.56×10-3μm2和≥16.2×10-3μm2时采收率增值变化很小,渗透率从5.5×10-3μm2增至16.2×10-3μm2时,采收率增值由9.76%猛增至21.00%。在本实验条件下,16.2×10-3μm2是复合驱岩心的临界渗透率值,该复合驱替液适用于渗透率≥16.2×10-3μm2的油藏。用驱替压力梯度与孔隙半径(毛管半径)之间的关系和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与孔隙半径的配伍性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图2表2参8。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96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复合驱界面张力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 [J].
唐钢 ;
李华斌 ;
苏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3) :81-83+108
[2]   粘弹性流体驱替孔喉残余油的机理分析 [J].
张立娟 ;
岳湘安 ;
任国友 .
油田化学, 2004, (03) :274-279
[3]   ASP三元复合驱油层适应性研究 [J].
李华斌 ;
吴文祥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48-51+2
[4]   渗透率对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及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克亮 ;
闫文华 ;
王天凤 ;
高振环 .
油田化学, 2000, (02) :164-167
[5]   葡北低渗透油田三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J].
李道山 ;
徐正顺 ;
郑凤萍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1) :37-39+53
[6]   大庆油田萨中西部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 [J].
李华斌 ;
李洪富 ;
杨振宇 ;
叶中桂 ;
程杰成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9, (02) :22-26+31+4
[7]   聚合物分子量与岩心渗透率配伍性──孔隙喉道半径与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比 [J].
卢祥国 ;
高振环 .
油田化学, 1996, (01)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