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成藏研究

被引:142
作者
朱光有 [1 ]
杨海军 [2 ]
朱永峰 [2 ]
顾礼敬 [1 ]
卢玉红 [2 ]
苏劲 [1 ]
张宝收 [2 ]
范秋海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稠油; 晚海西期成藏; 岩溶储层; 奥陶系; 哈拉哈塘;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由于现今构造位置低,埋深在6500~8000m,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塔北隆起的一个次级凹陷单元,并认为是一个海相油气的生烃凹陷,制约了哈拉哈塘的油气勘探。本文通过对哈拉哈塘构造解析和沉降演化过程恢复,发现哈拉哈塘地区是从石炭纪才开始转为负向构造单元,加里东-早海西期,它属于轮南大型古潜山的西斜坡部位;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岩溶的叠加改造,风化岩溶缝洞体储层发育。通过最新钻井资料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证实哈拉哈塘奥陶系沉积时期不是生烃凹陷,不发育烃源岩,哈拉哈塘及其以北地区的油气是来自南部满西地区的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油气藏解剖表明,哈拉哈塘地区在晚海西期成藏;三叠系沉积前北部构造抬升,导致奥陶系油藏遭受局部破坏和降解。自三叠纪沉积以来,奥陶系油藏一直处于持续深埋过程,盖层不断加厚,油藏基本保持了晚海西期成藏时的形态,因此,哈拉哈塘地区是一个古老的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生储盖条件配置良好,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广泛分布,并处在油气向古隆起高部位运移的有利路径上,具有大面积、准层状富集油气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成岩和构造—热流体作用及其有效性 [J].
李忠 ;
黄思静 ;
刘嘉庆 ;
蔡春芳 ;
李曰俊 ;
李开开 ;
韩银学 ;
赵岩 .
沉积学报, 2010, 28 (05) :969-979
[2]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793-802
[3]   天然气晚期强充注与塔中奥陶系深部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关系研究 [J].
赵文智 ;
朱光有 ;
张水昌 ;
赵雪凤 ;
孙玉善 ;
王红军 ;
杨海军 ;
韩剑发 .
科学通报, 2009, 54 (20) :3218-3230
[4]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J].
赵宗举 ;
吴兴宁 ;
潘文庆 ;
张兴阳 ;
张丽娟 ;
马培领 ;
王振宇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939-955
[5]   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王欢欢 ;
杨海军 ;
孟书翠 ;
顾乔元 ;
张斌 ;
苏劲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84-2398
[6]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J].
张宝民 ;
刘静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12-29
[7]   礁滩体与建设性成岩作用 [J].
张宝民 ;
刘静江 ;
边立曾 ;
申银民 ;
贾进华 ;
张立平 ;
曹宏 ;
杨晓萍 .
地学前缘, 2009, 16 (01) :270-289
[8]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J].
李曰俊 ;
吴根耀 ;
孟庆龙 ;
师骏 ;
冯晓军 ;
郑民 .
地质科学, 2008, (04) :727-745
[9]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of marine oil and gas around Halahatang depression,Tarim Basin,China[J]. LU YuHong,XIAO ZhongYao,GU QiaoYuan&ZHANG QiuC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la 841000,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S1)
[10]  
TSR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oil-cracking gases: Evidence from simulation experiments[J]. ZHANG ShuiChang, SHUAI YanHua & ZHU GuangYou Research Center of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Beijing, 100083.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