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抗滑桩受力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6
作者
钱同辉 [1 ,2 ]
徐华 [2 ]
夏文才 [2 ]
陈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框架式抗滑桩:数值模拟; 受力特性; 模型试验; 桩-土共同作用;
D O I
10.19721/j.cnki.1001-7372.2012.06.009
中图分类号
TU473.1 [桩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为探究大型滑坡治理中框架式抗滑桩的受力机理,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及模型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框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和变形特征。建立了能反映框架式双排抗滑桩空间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并运用相似理论构造了室内试验模型,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总体趋于一致;前、后排桩身弯矩存在反弯点,其最大值出现在滑动面处,后排桩起到主要的抗滑作用;纵向框架梁的最大弯矩值在桩、梁交接处,横向框架梁对抗滑桩起到了很好的变形协调作用,在以边桩为拱脚处表现出明显的土拱效应;对比分析验证了框架式抗滑桩具有土拱-桩-梁空间协同受力特性及变形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79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考虑空间协同作用框架式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J].
钱同辉 ;
夏文才 ;
朝泽刚 ;
张石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6) :1143-1148
[2]   门架式双排桩受力位移特性分析附视频 [J].
周应华 .
铁道工程学报, 2009, (06) :30-33
[3]   双排门式抗滑桩的空间计算模型 [J].
钱同辉 ;
唐辉明 .
岩土力学, 2009, 30 (04) :1137-1141
[4]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模式 [J].
周翠英 ;
刘祚秋 ;
尚伟 ;
陈恒 ;
温少荣 .
岩土力学, 2005, (03) :441-444+449
[5]   抗滑桩极限阻力的有限元分析 [J].
朱俊高 ;
周喜武 .
岩土力学, 2004, (S2) :301-304+314
[6]   抗滑桩结构的土拱效应及其数值模拟 [J].
张建华 ;
谢强 ;
张照秀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699-703
[7]   全埋式双排抗滑桩的受力分布 [J].
熊治文 ;
马辉 ;
朱海东 .
路基工程, 2002, (03) :5-11
[8]   双排支护桩结构的分析及试验研究 [J].
刘钊 .
岩土工程学报, 1992, (05)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