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之界分:基于被害人的处分自由
被引:3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车浩
机构
: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
中国法学
|
2017年
/ 06期
关键词
:
抢劫罪;
敲诈勒索罪;
两个当场;
处分自由;
被害人教义学;
D O I
:
10.14111/j.cnki.zgfx.2017.06.014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根据对被害人法益支配自由的不同侵扰方式,财产犯罪的各个罪名存在不同的构成要件结构。抢劫罪属于彻底压制被害人法益支配自由,敲诈勒索罪属于利用被害人法益支配自由的瑕疵。两罪构成要件结构的关键差异,在于被害人有无财产处分。财产处分自由包括反抗有用和应能反抗的双重含义。首先是指被害人的妥协和配合是行为人取财的必要条件。其次,不配合和不妥协的代价没有超出被害人的承受范围。承受范围的规范性确定,应当考虑刑法家长主义对自我决定权的制约关系,应当根据行为是否足以剥夺理性一般人的处分自由区分两罪的着手,应当根据特定被害人是否实际丧失处分自由认定两罪的既遂。无论是暴力标准,还是交付/取得的外部形象,抑或着眼于时空特征的"两个当场",都是对处分自由在经验层面的总结和归纳,是证明是否存在处分自由的客观素材。以暴力程度的轻重相举来论证两罪竞合,忽略了作为构成要件要素背景的构成要件结构,存在方法论上的疑问。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8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区分中“两个当场”的坚持——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洪兵
[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
(03)
: 125
-
131
[2]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界分——兼对“两个当场”观点的质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兴良
[J].
法学,
2011,
(02)
: 128
-
134
[3]
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J].
中国法学,
2008,
(04)
: 87
-
103
[4]
如何理解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中的暴力手段
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蔡勇
[J].
中国检察官,
2008,
(03)
: 63
-
64
[5]
如何处理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N]. 张明楷.人民法院报. 2003
[6]
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16
[7]
德国判例刑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钢, 2016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9]
日本刑法各论[M]. 法律出版社 , 西田典之, 2013
[10]
普通诈骗罪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游涛, 2012
←
1
2
3
→
共 21 条
[1]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区分中“两个当场”的坚持——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洪兵
[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
(03)
: 125
-
131
[2]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界分——兼对“两个当场”观点的质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兴良
[J].
法学,
2011,
(02)
: 128
-
134
[3]
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J].
中国法学,
2008,
(04)
: 87
-
103
[4]
如何理解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中的暴力手段
蔡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蔡勇
[J].
中国检察官,
2008,
(03)
: 63
-
64
[5]
如何处理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N]. 张明楷.人民法院报. 2003
[6]
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16
[7]
德国判例刑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钢, 2016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9]
日本刑法各论[M]. 法律出版社 , 西田典之, 2013
[10]
普通诈骗罪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游涛, 201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