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锑矿区重金属污染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22
作者
童方平 [1 ,2 ]
徐艳平 [1 ]
龙应忠 [1 ,2 ]
易建新 [3 ]
宋庆安 [1 ,2 ]
易霭琴 [1 ,2 ]
石文峰 [3 ]
李贵 [4 ]
董晓辉 [4 ]
机构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2] 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 冷水江市林业局
[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林地土壤; 环境质量评价; 重金属元素; 内梅罗污染指数; 锑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给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森林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锑矿区三地点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七里铺点土壤中以Sb、Hg、Cd、Zn含量最高,长龙界点土壤中以As含量最高,联盟点土壤中以Pb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联盟点、长龙界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As>Zn>Pb。七里铺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Zn>As>Pb。依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冷水江锑矿区存在着严重的Sb、As、Cd、Hg和轻度的Zn、Pb复合污染。从不同土层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分析,Sb、Hg在土壤中具有较大的迁移性,Zn具有中等的迁移性,而As、Pb、Cd则具有较小的迁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锑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效应研究展望 [J].
吴丰昌 ;
郑建 ;
潘响亮 ;
黎文 ;
邓秋静 ;
莫昌琍 ;
朱静 ;
刘碧君 ;
劭树勋 ;
郭建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4) :350-356
[2]   内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J].
谷朝君 ;
潘颖 ;
潘明杰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1) :45-47
[3]   锑(Sb)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J].
齐文启 ;
曹杰山 .
土壤通报, 1991, (05) :209-210
[4]  
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高健磊等编著, 2002
[5]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antimony on r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germination and growth and antimony concentration in rice tissue[J] . Mengchang He,Jurong Ya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9
[6]  
An assessment of the genetic toxicology of antimony trioxide[J] . B.M Elliott,J.M Mackay,P Clay,J Ashby.Mut.Res.-Genetic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