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单季晚稻产量-氮肥施用量反应曲线的历史比较

被引:35
作者
朱兆良
张绍林
尹斌
颜晓元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氮肥利用率; 增产效果; 历史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19821~985年和20042~006年在太湖地区进行的两次水稻产量-化肥氮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网中获得的大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80年代初相比,当前的水稻产量-施氮量的反应曲线明显上移,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化肥氮的表观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明显增高,这可能与水稻栽培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吸收效率的提高,以及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有关。因此,在高产、高施氮量地区,培育产量潜力更高、吸收能力更强和对氮肥反应更大的品种,并结合栽培技术(包括氮肥施用技术)的改进,是进一步增加施氮量以提高产量、协调高产与环保的重要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闫湘.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2]  
中国农业年鉴.[Z]..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中国农业年鉴(英文版).[Z]..农业出版社.1985,
[4]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戴其根 ;
丁艳锋 ;
凌励 ;
苏祖芳 ;
徐茂 ;
阙金华 ;
王绍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57-2467
[5]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李庆逵等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