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现代“新目录学”的基本流派

被引:7
作者
陈传夫
机构
[1]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关键词
目录学家; 沈祖荣; 编目法; 图书目录; 杜定友; 图书书目; 图书馆目录; 古典目录学; 排检法; 检索方法; 书志学; 图书分类法; 图书资料分类法; 图书编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解体。西方文化输入到了中国。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运动前八十年,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新学与旧学的斗争。学术上出现了中外合流的倾向。在目录学史上,也是书目工作实践和学术史,内容出现变更的时期。学者认为,“近现代目录学史的发展是一部新与旧的交替,进步与落后斗争的历史,也是封建主义目录学衰亡,……同时也是西方目录学的传入,影响我国目录学发展的时期……应当作为我们研究的着重点。”[1]1919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50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目录学史[M]. 商务印书馆 , 姚明达著, 1957
[2]   关于我国目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彭斐章 ;
谢灼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1) :90-96
[3]   辛亥革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J].
谢灼华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01) :92-95
[4]   论图书馆职能演变的规律 [J].
林嘉 .
图书馆, 1989, (03) :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