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浅议

被引:10
作者
查人光
徐兵
机构
[1] 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
[2] 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 嘉兴
[3] 嘉兴
关键词
浊度检测; 低浊度; 净水工艺; 优化; 水质安全;
D O I
10.13789/j.cnki.wwe1964.2005.01.003
中图分类号
TU991.2 [净水工程(给水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国外研究及实践表明,浊度≤0.1 NTU 是微生物学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国内在推广“直饮水”工程时,借鉴这一成果。就此提出,为提高工程运行及管理可行性,应充分研究低浊度检测监控存在的问题。建议综合考虑原水、制水设施、监测手段、管理水平,并作充分经济技术比较,力争新建给水厂出水浊度≤0.1 NTU,老水厂出水浊度≤0.3 NTU,并引入 O3—BAC 深度处理技术等新工艺,建立多级屏障,以确保水质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策 [J].
宋仁元 ;
沈大年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06) :89-92
[2]   微涡流混凝技术在西桥水厂中的应用 [J].
童祯恭 ;
方永忠 .
给水排水, 2004, (06) :19-22
[3]   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及相关管理 [J].
李伟英 ;
李富生 ;
高乃云 ;
汤浅晶 ;
范瑾初 ;
Madhusudan B Shrestha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05) :104-106
[4]   纳滤应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J].
刘成 ;
黄延林 ;
李玉仙 ;
马俊华 .
城镇供水, 2004, (01) :24-25+32
[5]   给水厂工艺改进浅谈 [J].
高和气 ;
汤峰 ;
叶春 .
给水排水, 2003, (08) :32-33
[6]   超滤/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预处理源水 [J].
于宏兵 ;
范伟民 ;
王暖春 ;
李景新 ;
冈田光正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8) :1-3
[7]   日本“面向21世纪的新净水技术”研究成果 [J].
藤原正弘 .
给水排水, 2003, (07) :6-7
[8]   UF膜与混凝联用处理淮河水的中试研究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熊毅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
给水排水, 2003, (07) :32-34+99
[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快供水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J].
洪觉民 .
给水排水, 2003, (03) :3-3
[10]   原水及常规处理出水的SS粒径分布 [J].
高乃云 ;
李富生 ;
汤浅晶 ;
乐林生 ;
周云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1)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