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内源性硫化氢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被引:17
作者:
张春雨
杜军保
卜定方
闫辉
汤秀英
斯琴
唐朝枢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电镜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教研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低氧;
肺动脉高压;
硫化氢;
D O I:
10.19723/j.issn.1671-167x.2003.05.011
中图分类号:
R543.2 [肺动、静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时 ,内源性硫化氢生成的变化以及应用外源性硫化氢处理对HPH的影响 ,探讨气体分子硫化氢在H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低氧组 (n =7)和低氧 +NaHS组 (n =6 )。低氧处理采用吸入氧浓度为 10 % (体积分数 )的气体 ,每天低氧 6h ,共持续 3周。低氧 +NaHS组大鼠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NaHS (0 78mg·kg-1)。低氧结束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 ,测定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 [RV/ (LV +SP) ]比值 ,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肺小动脉显微结构改变 ,透射电镜观察肺小动脉超微结构 ,酶促反应法测定肺动脉和肺组织中硫化氢合酶活性 ,定量RT PCR方法测定肺组织中胱硫醚 γ 裂解酶(CSE)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 4 5 .6 % (P <0 .0 1) ,RV/ (LV +SP)比值增加 4 1% (P <0 .0 1) ;光镜下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 (RMT)和相对中膜面积 (RMA)分别增加 4 1%和 39% (P <0 .0 1) ;电镜下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 ,平滑肌细胞呈合成表型改变 ;硫化氢合酶活性在肺动脉和肺组织中分别降低 5 2 %和 5 4 % (P <0 .0 1) ,而且与平均肺动脉压均呈明显负相关 ;肺组织中硫化氢合酶基因表达水平下调 5 3%(P <0 .0 1)。与低氧组相比 ,低氧 +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