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被引:22
作者
张有瑜 [1 ]
Hors Ztwingmann [2 ]
刘可禹 [2 ]
罗修泉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Division of Petroleum Resources(DPR),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关键词
K-Ar测年; 自生伊利石; 成藏年代; 志留系沥青砂岩; 孔雀河地区; 塔中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对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藏成藏年代的测定,并与孔雀河地区进行对比。塔中隆起及孔雀河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383.45~203.96 Ma,表明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边部的乔1井、孔雀1井及龙口1井、英南2井相对较早(383.45~271.20 Ma),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中心的塔中37井、塔中67井、塔中12井及塔中32井相对较晚(203.96~235.17 Ma),主要为晚海西期成藏,部分井如塔中23井、塔中30井相对较早(293.54和296.31 Ma),为早海西期成藏。自生伊利石年龄与沥青砂岩厚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古构造格局可能是主要的成藏控制因素之一,位于沉降中心及其周围的古油藏如乔1井、孔雀1井成藏较早。测年结果不仅与油气系统等常规油气成藏史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而且还进一步反映了油藏形成时间上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及储集性 [J].
朱如凯 ;
郭宏莉 ;
何东博 ;
高志勇 ;
罗平 ;
王雪松 ;
张兴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6-19+24
[2]   孔雀河斜坡维马克2号含气构造成藏剖析 [J].
张克银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4) :383-385
[3]   塔里木盆地典型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J].
张有瑜 ;
Horst ZWINGMANN ;
Andrew TODD ;
刘可禹 ;
罗修泉 .
地学前缘, 2004, (04) :637-648
[4]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张有瑜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31-236
[5]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复式油气系统 [J].
张克银 ;
邵志兵 ;
邹元荣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2) :122-124
[6]   孔雀河斜坡维马2号气藏形成机理 [J].
赵增录 ;
刘文汇 ;
杨斌谊 ;
王普贵 ;
付代国 ;
严永新 ;
张艳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6) :549-551
[7]   孔雀河地区油气勘探有利目标 [J].
林学庆 ;
李永林 ;
李亚玉 ;
严永新 ;
何涛 ;
董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427-429
[8]   孔雀河斜坡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带 [J].
严永新 ;
田云 ;
袁光喜 ;
王卫梅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411-414
[9]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的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 [J].
张有瑜 ;
董爱正 ;
罗修泉 .
现代地质, 2001, (03) :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