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山外海域几种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及环境意义

被引:8
作者
周怀阳
郑丽波
王怀照
陈建芳
潘建明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
关键词
东海; 花鸟山外海域; 柱状沉积物; 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综合运用 SEDEX化学法、ASPILA化学法和 XRF仪器分析法 ,对在东海赤潮多发区花鸟山外海域采集的柱状沉积物进行了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含量的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在沉积柱垂向上的分布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采样深度范围内 ,总磷 (TP)、有机磷 (OP)和铁结合态磷 (Fe - P)的含量自下而上增高 ,而吸附态磷 (Ad - P)、自生钙结合态磷 (Ca- P)与碎屑态磷 (De- P)的含量向上递减。样品柱具有较均匀的粒度及矿物、化学组成 ,基本可以排除沉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变化对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影响 ,而且也不能仅仅用早期成岩作用来解释磷的上述行为。不同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陆源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李悦 ;
乌大年 ;
薛永先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1) :16-21
[2]   河流沉积物中磷的结合状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翁焕新 .
科学通报, 1993, (13) :1219-1222
[3]   台湾海峡中、北部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J].
许金树 ;
李亮歌 .
海洋与湖沼, 1990, (01) :62-69
[4]   可变电荷表面对磷的吸附与解吸动力学 [J].
王建林 ;
陈家坊 ;
赵美芝 .
环境科学学报, 1989, (04) :437-445
[5]   关于磷自沉积物的释放 [J].
陈田耕 .
环境科学丛刊, 1988, (01) :36-41
[6]   长江口外现代水下地貌与沉积 [J].
陈中原 ;
周长振 ;
杨文达 ;
吴志国 .
东海海洋, 1986, (02) :28-37